正能量|黄埔又有6人获评”广州好人“,快为一线奋斗的他们点赞
| 【图文记者 崔小远】【编辑 峥辉】 | 2019-08-29 20:03:49
8月28日下午,2019年第五期“广州榜样”发布会,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礼堂举行。小e在现场了解到,分别在5月、6月、7月被评为“广州好人”的榜样们,荣登颁奖舞台。其中,有6位(组)好人,就是从黄埔区走出的优秀代表。

超人妈妈有一颗伟大的心
不离不弃照顾一双“长不大”的儿女

冯杰梅与其丈夫谢浩勇。
如果说,人生是一张考卷;那么,黄埔区长洲街42岁居民冯杰梅,所拿到的便是最难书写的那一张。三四十岁,本是人生最好的奋斗成长年纪,她因一双“长不大”的子女,放弃个人职业发展,选择成为全职妈妈。
女儿小云,今年13岁。2006年她刚出生一个多月时,冯杰梅夫妇发现,幼小的女儿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身体瘦小不说,且每周循环往复地感冒发烧。特别是在女儿在1岁多时,她不仅停止发育,还患上白内障双目致盲。经医生诊断,女儿患有罕见病,暂无临床药物可治疗。8年后,儿子潮仔出生。在儿子一个多月大时,令冯杰梅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竟重复着了姐姐的命运——长期高烧不断、失明、停止发育。
因这双儿女,冯杰梅和她的丈夫谢浩勇,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三餐喂食、半夜惊醒换洗污秽衣物、常年到医院寻医问药……十多年来,照顾一双“长不大”的儿女是冯杰梅生活的全部。于儿女而言,她是妈妈,是保姆,也是护士。多年来,她三餐不定点、从没有彻夜睡过一个安稳觉,磨出了胃病,熬伤了颈椎,累出了乳腺疾病。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冯杰梅用这一把无私无畏的母爱火焰,照亮儿女的人生路。她为子女求医问药不离不弃的故事,也足矣写成一本厚厚的《平凡的世界》。
火眼金睛识健康隐患
做好餐桌安全把关人

猪肉是多数人日常餐桌的必备。而餐桌上每一口食品安全过关的猪肉,都少不了检验检疫人员的把关。
在黄埔区,由6名动物卫生监督所检验检疫人员(成员分别为甘运品、钟达照、冯汝森、刘克训、陈治富、黄广胜)组成的检验检疫团,负责的就是关系百姓餐桌健康、舌尖安全的生猪猪肉安全把关工作。
这是一支充满责任感的“大龄”男子团。他们6人的平均年龄为49岁,50岁以上的工作人员有3名。其中,最年长的甘运品59岁,最年轻的钟达照也已35岁。
与常人朝九晚五式的作息不同的是,他们是一群忙碌在深夜的“夜猫子”。他们常年如一日地在夜间上班,凭借犀利敏锐的判断力,快速辨认生猪猪肉是否健康,以保障第二天清早运往各个肉菜市场的猪肉安全。每一天,他们需要负责不少于300头生猪的检验检疫工作。每一年,除新年除夕晚休息外,同样一套工序要重复364个夜晚,同样一套重复千千万万次。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一年,他们累计检验过17万5千头生猪的健康状态,排查出120多头病猪。而在2018年12月21日凌晨4点,他们还火眼金睛发现了一头感染非洲猪瘟的病猪,避免其流向肉菜市场。
扎根乡村近10年
扶贫“老兵”助力“拔穷根”

林卫忠是一名扎根贫困乡村近10年的扶贫“老兵”。十年光阴,他“舍小家,为大家”,连续三次参加扶贫工作,勇当“精准扶贫”马前卒,谱写一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铿锵劲歌,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扶贫干部”,2019年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林卫忠三次奔赴贫困村、坚守扶贫一线的故事,曾被《人民日报》《人民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等中央、省、市媒体报道过。
2010年—2016年,他远赴粤东贫困山区丰顺县完成“双到”扶贫工作任务后,又立即转战粤北山区阳山县“精准扶贫”3年多。近10年间,“白天赴村头,晚上俯案头”是他的工作常态。为谋划特色脱贫方案,他曾无数个夜晚伏案劳作;为一封包含诚挚与不舍的挽留信件,他留下过热泪;因担忧工作成效问题,他也曾坐立难安。
扶贫工作苦累,但他从未放弃过坚守的念头。对他所帮扶的贫困村而言,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水平的提升,还有精神面貌的极大改善。
诚信履诺还清数十年前债务
多次借钱不拖欠员工工资

1996年,23岁的胡小末怀揣满腹雄心承包了村里的砖窑厂,却因经营不善,欠下外债十多万元。
1998年,为了还清债务,他南下打工。凭借“真诚、守信”的理念和信条,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将一个管理松散、经营不佳的企业带出了困境,使之一跃成为行业龙头企业,自己也从一名保安成长为一个拥有过亿资产、3000多员工的企业老板。当公司走上正轨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清当年的债务,且一一上门致歉道谢。
同时,吃过无数苦难的他,对困难群体有着天然的理解和同情,他在社会广施爱心,屡次助学助老;在企业关心关爱员工,公司聘用的大多是下岗再就业职工。
“妙手神医”破解车间疑难杂症
“仪表工匠”屡次创新填补技术空白

暴沛然,55岁,广州石化仪表首席技师。24年前,他携妻带女跨越7000里来到南国,勇当是茂名乙烯、广州乙烯建设的“开荒牛”,走出一条“孔雀东南飞”的路子。24年后,他屡次突破技术难题,带徒传艺,不为外企高薪诱惑所动,唯愿传承石油精神、铁人精神。
从大庆到茂名再到广州,改变的地理空间,不变的是一颗奉献一线、服务一线的心;从稚嫩学徒工到车间主任技师,改变的身份标签,不变的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遇到难题从不绕路走的他,先后攻克60多项仪表技术难题,发明31种专用工具,用技术创造价值,节省企业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其独家设计的三维立体球阀研磨机还填补国内球阀维修和生产的一项空白。
“有问题,找老暴!”作为广石化的技能工匠,暴沛然长期扎根基层一线摸爬滚打,练就一身绝活,书写着精益求精、锐意创新的故事,是年轻同事们最钦佩的“仪表工匠”。
知识就是力量,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近年来,暴沛然先后荣获广东省职工创新能手、南粵技术能手、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全国职工创新能手等称号。在刚刚结束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工匠”评选上,经层层筛选,暴沛然勇夺“黄埔工匠”,获奖60万元。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职业技能类品牌节目《技行天下》节目,还曾刊播暴沛然的工匠故事,引发社会好评。
“85后”检修工匠苦练本领
为大国核电项目添砖加瓦

从检修岗位的技术“菜鸟”,到“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奋斗了13年。盛世之下,总有人在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出生于1988年的他,便是负重前行的其中一员。在《南方工报》的媒体报道中,专业本领强的他,还被称为“厚积薄发的转机维修干将、肯干爱学的技术大拿”。
他就是伍照进,31岁,黄埔区中国能建广东火电拓奇电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广东火电”)员工,现任公司阳江核电维护项目转机班班长。
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在工作中始终抱着务实认真的态度,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从一名技术小白到成长为“机修大师”。劳动造就美德。在岗位上精益求精的他,以技术创新诠释工匠精神,先后荣获公司“2018年度基层管理者之星”“2018年度广东火电优秀班长”“2018年度广东省辅机安装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荣誉称号。
2019年4月29日上午,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此次表彰大会上,他光荣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一高含金量的奖项,是此次为数不多的“85后”获奖者。



于好人们而言,
“广州好人”是荣誉,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于普通大众而言,
“广州好人”是模范,
更是前进的动力。
传递社会正能量,
向每一个好人学习!
此次获评“广州好人”荣誉称号的的榜样们,
有你熟悉的面孔吗?
快来为他们点赞~